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

Jonsbo RM2 鋁殼 + 240 水冷

來談點不一樣的。

因為目前租屋住空間不大,前陣子想為電腦主機找個好看的小殼,因緣際會看到中國廠商 Jonsbo 喬思伯 所出的一款 RM2 鋁製機殼,據說是最小可放 ATX 主板的殼呢,因為外型實在是太合我胃口,當時沒注意到這殼的一些問題就購入了。



開箱可以參考原價屋的文。

後來才注意到,這殼有一個逆天的設計,就是將 power 跟 cpu 散熱氣面對面地放在一起啊!




想必是為了在空間與散熱之間所做的取(ㄑㄧˊ)捨(ㄆㄚ)妥(ㄕㄜˋ)協(ㄐㄧˋ) :)

散熱嘛⋯⋯實際裝入機殼開機測試, 4 代 i7 待機約 50 度,看起來有改善的空間啊。

前前後後試了 Intel 原廠下吹風扇、Xigmatek Janus LD1266(改上吹、使得風道和 power 一致),12cm 改貓頭鷹 NF-A12x25 (因為 Xigmatek 原本附的那顆轉速有點低),但待機CPU溫度始終在 50 度 C 左右,雖然也沒特別高溫,但這個溫度看得實在是有點刺眼啊。

最近爬了一些文,接觸到一體式水冷的相關資訊(以前總覺得水冷很麻煩、容易漏水、需要額外裝電源等等),發覺 RM2 頂部似乎可以裝上 240 冷排呢!(我是用 m-ATX 的主機板,ATX 主板應該也可以,但要注意最下面兩個 PCI / PCI-E 擴充槽不要插)


最後選的是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Lite 240 ,用了束帶硬是將冷排固定在機殼側邊的支架上,



待機溫度降到 40 度 C 左右,相當有效。

另外,機殼底部也放了兩個 12cm 風扇進氣,頂部水冷風扇往外吹,將冷排的廢熱帶走,power 外側也有裝上 8cm 風扇排氣,整理來說還算滿意, RM2 有散熱困擾的大大們可以參考 :)


---

主機板倒置 + 水冷的一個 plus : 如果水冷液不幸從 cpu 的水泵滲出,也不會擔心滴到顯卡上呢 ^^ (但希望不要發生)

---

2020.05.23 update

補上幾張近日更換ATX主機板(ASUS PRIME X570-PRO)+AMD Ryzen 9 3900x 的照片...
一樣是使用 Cooler Master ML240L,風道重新安排了一下,變成冷排上方風扇將機殼外冷空氣吹進冷排,機殼下方的風扇改成向下吹。AIO水冷排有用高科技竹筷頂住使其緊貼RM2上方的防塵網孔~電供是去年(2019)海盜船特價時購買的SF750(批次1930...好險),裝水冷的話用ATX或SFX-L電供也沒問題,但換成SFX應該可以裝11.5cm高的CPU散熱器(不曉得NH-U9S裝不裝得下?有大大們測試後麻煩分享一下)

VRM的部分靠左邊的貓扇吹+機殼外兩個小風扇抽氣

CM這款水冷用起來沒啥大問題,但之後可能會換成NZXT或海盜船的240mm AIO水冷(280mm應該會卡到,殘念)






待機溫度約在45度,用Cinebench R20測試(關PBO、沒有超頻,全核4.0GHz),溫度74度。


稍微壓力測試一下,全核4.4GHz 電壓1.475的條件(BIOS下設定,用Ryzen Master跑起來不太穩,BIOS有開OC3)下,跑R20溫度高達約94度,沒仔細看有沒有 因為破95度降頻。電壓調低一些(有看到其他用家跑4.4GHz @ 1.35V)溫度應該可以再壓個幾度。


R20 跑分為7654 pts,相較於全核4GHz (6858 pts),提升約800 pts,供有需求的用家們參考。

另外也測了4.2GHz @ 1.225V 的環境(我這顆電壓再往下跑R20會強制重新啟動),跑R20溫度約70度,分數7441 pts:


因為電壓設得相對低,待機溫度也可達45度,算是滿OK的日常運作環境,但要注意平常執行的應用程式有沒有支援多核多緒,若沒有支援的話,全核@固定頻率的效能會比原廠PBO還來得低(因為原廠設定單核可以達4.6GHz)。


裝了黑蘋果再測試一次(同樣4.2GHz @ 1.225V),R20分數與待機溫度差異不大:



後來想把原本的 PCI-E x8 的 10Gbps 網卡裝回去,才發現ATX主機板的PCI-E x16插槽位置和m-ATX不同(囧)


左:ATX  右:m-ATX

可以看到 ATX 的兩組 PCI-E 比 m-ATX 還要低了一格,因此 第二組 PCI-E (圖左PCIEX16_2)會被水冷的散熱片卡到QQ 



可以看到我這邊硬插上去後,PCB都被凹彎了,不過幸好網卡效能目前為止還正常:


肉身測試後,建議要裝水冷+ATX在RM2的朋友們,如果要兩組 PCI-E 插好插滿的話,選擇 m-ATX 主機板會比較合適些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